《人之初》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14 07:02:11
《人之初》教学设计11篇

《人之初》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之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之初》教学设计1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3。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4。能正确读写“之、义、相”3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一)认读字词。

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读读这些词语。(自由朗读这些词语)PPT出示有关字词:相遇远方近处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上学用的课本有语文书、数学书等,那你知道古代的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三字经》)对,《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也教会了大家怎样做一个好孩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组,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1老师板书题目:人之初。(“之、初”注音)2。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之、初”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人之初”的意思就是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那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课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2。小组合作互相订正圈画的生字,再读课文。注意互相纠正读音,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全班订正圈画的生字。 4。指名分小节朗读。(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2。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

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三字经》的朗读要讲究节奏,朗朗上口,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读的真有节奏!那么,这课的生字宝宝单独跑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2。反馈指导:

(1)指读,小老师带读。(2)出示字卡,指名读。(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3。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2。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读读记记。

2。游戏认字(注:生字序号)

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一起来看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1。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朗读课文,试着自己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在不懂的句子旁边打上“?”,然后跟同桌互相交流一下。(2)观看视频,了解课文内容:

人出生之初,本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了既不懂做人道理,有没有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小结过渡:一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掌握知识,将来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认真、自觉地学习,虚心聆听大人的教导。

七、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习、玉、义、之;左右结构:相;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近、远。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义”“之”。

(1)观察并说说“义”“之”结构和占格。

(2)范写“义”“之”,提示:“义”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之”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要紧接着横撇写。(3) ……此处隐藏20015个字……:人之初,性本善。

(2)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3)善:上下结构,字理识字,为什么“善”与羊有关?善良,友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理解:班级哪个小朋友做什么事,让你觉得她善良呢?帮助别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尊敬老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都爱护花草树木,夸我们机自己,读:人之初,性本善。

(4)习:独体字,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字理识字,小鸟学飞行,你和妈妈学会了什么?出示图,小宝宝和狼妈妈学会了什么?生活环境不同,人就不一样了,读:性相近,习相远。和妈妈在菜市场长大,孩子会什么样子?读:性相近,习相远。在做学问的人群中长大,会什么样子呢?读:性相近,习相远。

(5)多种形式读前两行

(6)教:字理识字,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上下结构,“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独体字,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多种形式读后两行

6、明白意思会读得更好

7、多种形式读文:拍手、踏步、同桌拍手、古人读法 间休:《三字经》动画版

【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内容,通过讲故事进行的人文教育,也引导孩子理解了三字经的含义,还巩固了汉字的认识。

三、展开

1.认读生字:独体字(习、专)习、习、习是独体字,我把习字送回家。

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

半包围结构(迁、远、近) 3.把生字送回田字格:指导写字“远、近”

【设计意图】

通过归类识字,让学生识记字形,掌握合体字的构字规律,有利于识记生字。

四、提升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南宋著名的大学者,今浙江宁波人。它用最简单的形式,讲述了最丰富的内容,既是儿童最好的启蒙教材,也是现在成年人学习国学极好的读物。建议同学们多读、多理解、多运用它。

【设计意图】

拓展三字经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多理解、多运用,为阅读写作打基础。

五、小结:今天呢们跟谁交了朋友?(说说认识的生字)

六、板书设计

独体字:习、专 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 半包围结构:迁、远、近

《人之初》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明白深刻的道理。教学准备:《三字经》朗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二、诵读感悟

1 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老师讲故事:周处除三害

1、从前,有个人叫周处,他个子高,力气大,常常欺负别人。人们背地里都把他和白额虎、大蛟合称为“三害”。后来,周处带着弓箭来到南山把白额虎杀了,然后又去杀大蛟。大蛟受伤逃跑了,周处就一直追。人们看到周处没有回来,以为他死了,都高兴得欢天喜地。周处回来后知道了这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要重新做个好人。后来,他离开了家乡,拜师学艺,终于成为了一个正直的好官。

2、老师提问: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周处?为什么把周处和大蛟、白额虎称为“三害”?

周处是一出生就是个爱欺负人的坏孩子吗?

周处后来怎样啦?

平时你是不是也欺负别的小朋友?

如果别的小朋友欺负你,你心里会怎样?

老师小结:

人出生时都是很善良的,所以我们要一直做个善良的小孩,不要学坏。我们身边有的人小时候都是好孩子,可是长大以后却做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错事。这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必须得注意,坏事不要做,也不要和坏孩子做朋友。即使做错了事,及时改正了还是好孩子。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小组合作试着表演《周处除三害》

五、小结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三字经》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三字经》中说的那样做,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做一个文明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人之初》教学设计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