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后反思

时间:2023-10-31 11:20:16
教学课后反思(汇编15篇)

教学课后反思(汇编15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课后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课后反思1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觉收获很多:

为了讲好这篇课文,我反复地读课文,熟悉课文。因为我知道只有将课文内容烂熟于心,才能较准确地把握课文,面对学生时才能从容讲解应答。

本节课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所以我力求创设情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孩子和国王,悲孩子所悲,喜国王所喜,力求使学生忘掉自我,融入故事之中。课堂上自由读时,看到颖倩同学那津津有味的表情,时而又来个小小的动作,我都不由自主地与她一同醉在文本情感的体会中去。

我班同学本来就喜好表演,根据此特点,我又设计了同桌分角色、师生分角色、找朋友分角色等方式表演读。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熟悉了文本,在表演中又能通过动作、表情、语气把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读文基础上我又注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既进行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使学生更深层地理解了课文,领悟了“诚实”的含义,从而使学生由内化中汲取营养指导以后的行为。

教学课后反思2

今天我执教了《我们赢了》一课。本课是在学生一年级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认识钟面上的时、分。现谈谈我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与课后反思: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欲望这节课我先进行复习铺垫,出示了整时、半时、快几时了、刚过几时的时刻让学生认读,然后再向学生拨出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刻,问:你会读它吗?当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说“不会”、“不知道”或是学生读错时,我就借此契机说:好,同学们,像这样的时刻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设置此悬念,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能力这节课我通过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了解了“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读写时间,让学生面对数学问题能够比较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合作交流,培养合作精神这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同桌及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机会,在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发现什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探讨时分的关系及几时几分的读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发现规律,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四、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训练我设置了明明一天的作息安排、找朋友、“我拨你说”同桌游戏,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就在同学们身边,生活处处皆数学。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不过,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对于一些问题的设置留有太大的空间,导致有些学生胡乱回答;

2、在探求时分的关系及认读钟面上的时间虽然我用了大部分的时间,但有一部分学生还掌握不好,虽然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但有的已经遗忘,造成教学上的困难。

3、整个课堂时间的把握也稍有点欠缺,在探讨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时花得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练习环节有点匆促。

4、没能全面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更多的是对积极举手的学生的关注。

以上是本人在这节课后的所感所想,总之,面对新课改,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会积极钻研,努力探索,自我更新、加强学习,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教学课后反思3

接到90学时上课的任务,内心多少有些忐忑。但是一路磨课,一路成长!一个人的思考,一群人的打磨,最终成就一台戏。结果是呈现给观课老师的,过程和成长是留给自己的!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这一路的实践与收获。

一、众里寻它,处处皆是它!

其实,和课文的相遇也是一种缘分。浏览了那么多课文,我一眼就相中了《秦兵马俑》,或是文字,或是表达,我就这样与它结缘。仔细走进文本,你会发现它更多的美。难读难理解的字词比较多。总分总的结构让脉络清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概括了的主要内容。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作者用了很多的四字词语,其中介绍外貌的一组四字词语很有特色。作者用“观察+想象”的写作方法介绍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其实在介绍兵马俑类型的时候,作者重观察;在描写兵马俑神态的时候,作者更关注自己的想象。其次,在介绍四种类型和四种神态的时候,一个用了具体描写的方法,一个用了排比进行概括介绍……仔细在文字里畅游,语言点就慢慢浮出水面。

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面对那么多的教学内容,我该如何取舍呢?这是困扰着我。刚开始,我似乎什么都想要。于是,第一次的教学设计,我让学生找出文中评价兵马俑的句子,圈出关键词,完成以下的思维结构图。

我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练习理清总分总的脉络。只可惜现实很骨感,练习耗时且不说,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似乎把简单知识点复杂化了。

接着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蜻蜓点水讲到了,但是这样的交流和分享意义何在?

感受规模宏大之后,我布置学生默读课文4—8段,小组讨论,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也许是问题的指向不明,或者是我的文本解读凌驾在学生的能力之上。学生能零零散散地找到共同点,却找不到文本之间写作上的不同点。

在这尴尬的冷场之后,我又让学生进行了练笔,用上“观察+想象”的方法,用上排比的修辞方法概括介绍的兵马俑的其他类型。我是想让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灵活性。

如此一来,教学的点很多,但是没有一个点做大挖深,只是浮光掠影,教与学都是惨淡收场。迷茫之时,团队帮我剔除了细枝末节,坚持一课一得,关注四字词语,把“观察+想象”做足。

三、山重水复,翘首待花明。

虽然知道教什么,但是怎么教却久久难以突破。脑袋里一直有思路,却怎样也找不到出路。如何把想法变成做法,这就是我们不断打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师傅建议我用导游词搭建整个教学框架,王校也希望我不舍弃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教学新意落实在导游词上。也许是我道行不高,我无法实现这个设想。一时间,我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无力感。这时候,大家开始在我原来的设计上打磨,尽量给每一个教学环节填补细节。渐渐地,课有了模样。

四、君子一言 ……此处隐藏17743个字……怀念》片段。同桌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看看从文中这位母亲的语言、外貌描写,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慈母情怀呢?

2、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师重点引导通过母亲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

4、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抓住语言、外貌、神态、动作体会情感的方法感受到了父母之爱。同学们在阅读其他文章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自己拥有更多的读书收获,还可以将这种方法运用在习作中。

(二)阅读课文?阅读链接? 中的《纸船——寄母亲》,感受儿女对母亲的爱。

1、师:我们每一个人,在享受被父母爱的同时,也要懂得去回报父母。有如作家冰心奶奶,她就把对母亲的爱融入到一首小诗中,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一读。

2、学生伴着轻柔的音乐朗读小诗。

四、课堂练笔 情感表达

1、学生练笔。爱需要表达。同学们可以为自己的父母写几句话,写出自己的悔恨、幸福、激动、决心等,至少用上三个母亲或父亲;也可以像冰心奶奶一样,试着为父母献上一首小诗。动笔写吧。

2、学生交流。

3.师总结。孩子,你们长大了,孩子,我们一起长大吧!那是因为有了那么春风化雨的四个字——读题,那是因为有了那么平凡伟大的四个字——读题。让我们每个人都铭记母亲对我们的那份深情,那份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

课外还可以去阅读梁晓声的文集《母亲》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全文。

板书设计:

18* 慈母情深

抓住语言、外貌、神

态、动作体会情感 外貌 瘦弱 疲惫

语言 通情达理

教学反思:

略读指的是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适当处理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略读的方法和技巧。

一、专家理论为导航

?略读教学,简约而不简单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语言上看,都是文质兼美,从字词到篇章,从语法修辞到思想感情,面面俱到,精雕细刻。教学实践中,最难取舍的就是?略读?,哪些内容必须略去?哪些信息可以放手?这些问题很难抉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指出:?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阅读活动前,应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并在阅读活动之后评价一下目标的达成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也提到:?略读课文教学应把握好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读课文的学习一般只有一课时,因此不能求全求深,只能抓住一点,一课一得。至于抓哪一点,教材中课文前都有?导读?,这既是给学生的阅读提示,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教师课前要细细研读,精心设计,适当取舍教学内容,做到?精??略?有度。

二、精心设计明方向

教材指出《慈母情深》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为?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笔者紧扣?方法、能力、情感?这三个关键词,为本课设计了?略而不泛,简而不约?的课堂教学方案。

首先,《慈母情深》一文节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刻画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关怀。笔者依据单元导读,确定了以下两点教学目标,第一,结合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阅读并赏析文中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舐犊情深的心怀。第二,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并巩固?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培养快速阅读的技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其次,王崧舟老师指出,略读课阅读活动的设计要避免精读课的讲析,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在前一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笔者尝试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文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更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而且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让他们自读自悟,融会贯通,是完全可行的。

三、课堂实践显实效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并勾画描写母亲语言、外貌的语句,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独立思考并挖掘文章情感。然后,全班分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在交流中整合集体意见,并派代表作发言。虽然这些?零零后?成长在物质丰富的大好时代,文中一块五毛钱的窘困与他们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笔者欣慰地发现,他们对文章情感的把握非常准确,?慈母情深,深在为家庭的无私付出?,?慈母情深,深在对孩子读书的绝对支持?,语句直白而真诚,哪怕辞藻不够华丽,他们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动。最后,笔者根据学生的情况,做了相应的拔高和讲解,并挑选出重点语句让学生分角色诵读。学生纷纷调整情绪,声情并茂地彼此配合。在循环往复的练习中,学生由读而悟,再由悟而读,充分地体会到了字里行间流溢的情愫。

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读到了真情,悟到了真情,就会渴望一吐为快。心中有真情,笔下的文字就会饱含情感。课尾设计的?课堂练笔,情感表达?环节,恰到好处地顺应了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需要,学生心中浓浓的情感流淌在笔端,书写出对父母、对亲人深深的爱:?母亲,你如春天的阳光,滋润着万物?在我生病时,是您在照顾我,母亲;在我遇到困难时,是您在帮助我,母亲;在我伤心时,是您在安慰我,母亲?母亲,您是我心中的一座坚实的堤坝,守护着我心中的河流,在我伤心时不被难过冲垮?当我还是一两岁的时候,母亲抱着我。摇啊摇,摇啊摇,将我引入梦乡。当我长到五岁的时候,母亲带着我去学钢琴。母亲与我一起弹,弹啊弹,弹啊弹,优美旋律绽放。现在的我已经十岁了,母亲与我去骑车。她在前头,我在后头,骑呀骑,骑呀骑,骑到天涯海角……一句句稚嫩朴实却饱含真情的话语,感人肺腑,同时也说明达到了本课?体会情感?的目的。

四、总结反思促成长

略读课文略而不泛,课堂教学简而不约,虽然只有一个课时的时间,但略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都不容忽略。

一方面,教师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的课堂氛围,在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引导,鼓励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其语文水平。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注意到略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部分小学生因为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不能有效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培养其边读边记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并督促其长期坚持。其次,如何确定略读课文的赏析角度?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权衡利弊,仔细斟酌,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课文信息,并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略读是一种语言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抓取重点的能力。而略读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进取,在此笔者愿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互勉共进!

《教学课后反思(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