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时间:2023-10-26 10:58:4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教学中注重体会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

教学中注重体会二:“带着朋友的句句叮咛,孟浩然毅然乘船东去,只留下李白一人独自站在江边远望,远望……他望到些什么?”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们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当学生提到“孤帆”一词时,我马上设疑:“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为什么只见“孤帆”?

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用三个带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恋恋不舍传递给远方的孟浩然,让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2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我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课前搜集了李白与孟浩然、黄鹤楼、广陵等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流程就按照“情景导入,了解背景,课题质疑、自学释疑,感悟诗境、诵读诗文”来进行。

一、情景导入,了解背景

在上课前,讲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顺势就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反思]在这一板块中,迅速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交流资料,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古诗的写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境,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质疑、自学释疑

在这一个板块中,第一步就是让学生首先紧扣一个“送”字引导学生提问题(谁送谁?在哪送?送到哪?何时送?怎么送?)第二步就让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借助注释和收集的资料,在小组中自行解决以上问题。

[反思]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步就是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我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何时送”和“怎么送”这两个问题。

在处理“何时送”这个问题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烟花三月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友人在这么美丽的三月到扬州去的喜悦和羡慕之情。同时也注重引导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反思]读书要展开想象,这是读书的好方法。本诗中“烟花”一词是学生感悟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就通过让学生用优美的词句来表现三月的美丽,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之得以活化。同时又辅以课件展示烟花三月的美丽,让学生感到三月的美丽,美得并不空洞,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奠定了基础。

三、感悟诗境、诵读诗文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第二板块的学习对诗的意思已经大致了解了,所以通过学生再读诗句,就肯定会在诗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很快就在看似矛盾处提出了问题。比如:“这时长江里只有孟浩然的一条船吗?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呢?”“为什么帆船会走到天空里去了呢?”等问题。

在解决深层次的疑难后,我再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最后两句诗句,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使孩子们与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反思]我这样处理,主要是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关键词语‘孤帆’‘碧空尽’深入理解,进而领悟全诗情感,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便孩子们更深入理解孟浩然和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

总之,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1、语言不够精炼,没有经过精雕细作。2、节奏显得前松后紧,整体把握不够好。3、对于难点的突破,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得比较匆忙等。但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以及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以上这些不足会逐步得到克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此处隐藏13520个字……诵读理解感悟到了诗歌的内容,通过品悟交流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我以为比较突出的有:

一、注重多种形式的读。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还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听别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所以,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齐读、引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尤其是引导学生读后两句的时候,我创设情境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二、注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

本节课的教学我没有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字、词、句的解析,也没有停留在读、背等应付考试的知识点的掌握上,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独特的个性色彩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读悟结合,品味别意,感悟真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要让学生从短短四句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意境,无疑是有很大的困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去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走进了诗句,走入了诗人的内心,品味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两位诗人浓厚的友情。

然而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静静地反思,觉得在初读环节,还应再多找几个学生读读,扩大学生的朗读面;在学生想象朋友告别的情景时,还应再深入些,还应再多找些学生想象当时告别的画面,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他们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我想说,反思是为了提高,展示是为了做得更好,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谢谢大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5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因此,教材中适当编排了一些古诗词。怎样进行古诗词教学最有效呢?下面以我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说如何把“读”作为诗词教学的主旋律。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体朗读中,了解诗词大意。教学伊始,我说同学们,谁能说出带有“读书”两个字的名言或诗句呢?学生们纷纷说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问:你怎样理解这些名言和故事中的“读书”两个字。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我顺势点拨,今天我们就以“读”为主来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打开书,先读通顺,再借助文中的插图、注释,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的什么意思。学生初读,自学。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在开课伊始,我不是按惯例不读课文就解释诗题,而是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和插图自读,了解大意,整体把握。这样不仅做到解题不离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读中了解诗题,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1)、交流诗题意思,指导读出节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读题目,即读出了节奏,又读出了内容。学生清楚的知道谁送谁、送的地点、送的目的地。

(2)、了解背景,指导读出味道。出示黄鹤楼的图片,插入传说。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文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选择在此辞别,虽是惜别,但更富有诗意,因此在读“黄鹤楼”时声调可以稍上扬。

(3)扬州是个什么地方呢?扬州——美丽的江南城市,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尤其春天的扬州到处歌舞升平,到处柳絮如烟,繁华似锦。“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4)孟浩然此去扬州要做什么?心情怎样?他要去游玩、散心。心情自然轻松、愉悦。

(5)想象你是孟浩然,带着你即将下扬州的心情读诗题呢?在这富有诗意的阳春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去那个令人神往的扬州,心情会怎样?那肯定是即有惜别之情,又有羡慕之情。这个时候,假如你是李白,带着送别好朋友的惜别之情、羡慕之情读诗题。让学生再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读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在诵读时要先把握作品基调。“人生自古伤离别”,许多人认为离别是伤感的,而本首诗中的孟浩然并非如元二出使荒僻的安西那般无奈。扬州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众多才子佳人聚集于此,作为“风流天下闻”的大诗人孟浩然,此行的愉悦心情可想而知。而喜爱游山玩水的李白自然为好友高兴,在情深意重的惜别之中,也流露出了一丝羡慕与向往。因此,了解背景,为“入情入境的诵读”打下了基础。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自然学的有情趣。

读中感悟诗情,进入诗境。

(1)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说说李白为什么要送别孟浩然?他们是什么关系?你了解他们之间的交情吗?

(2)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配乐想象“烟花三月”的扬州。融想象与诵读中。

(3)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再读中知道,“孤帆”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另一方面: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刮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屹立。此时,只看见那滚滚的江水向东流去……诵读这两句诗时既要有节奏又要音断气连,尤其是“流”字拖长音,有孤帆远去之感。通过读,感受诗人对好朋友的深情厚谊,体会诗人目驻神驰的情态和怅然若失的心情,此刻李白的心也早已随友人一起去了。再次让学生感情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教学到这里时我指出:流就是留,是不舍,是牵挂,是羡慕,是诗人对好友绵绵不绝的情谊。这时,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练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觉得小学生没有丰富的文学积淀,因此,教学不能枯燥的分析、机械的背诵,也不可“深挖”式地鉴赏。应当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放飞想象,品读语言,做到有感情诵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入境。并在读中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从而使朗读指导“虚”“实”并用。

拓展研读,积累应用。同学们,古典诗词中的送别之情感人至深,有悲伤,有乐观,有劝慰,有欢快……下面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都读过那些送别的佳句,我们来共同感受古人那浓郁得离别之情。同学们纷纷的说出了下面诗句:

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唐·杜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李白)

海内存知己,天涯热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别离》唐·陆龟蒙)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们积累背诵。同时指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聚散离别,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与亲人或好友离别时的场景或心情,并恰当运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最后的练笔意在读写结合,古为今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