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

时间:2024-04-17 09:11:08
【热门】《红楼梦》读后感

【热门】《红楼梦》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读后感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一经典名句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它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他们都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故事的中心地位,是贾宝玉和他的堂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的爱情婚姻纠葛。宝玉越来越发现黛玉是唯一的知己,宝钗虽也可爱可敬,但心灵上总有一层隔膜。贾府的当权者们则是越来越发现宝钗符合贤惠儿媳的标准,而黛玉的性格和气质,却隐含着叛逆性。

针对这两大女主角,我认可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欣赏黛玉的才气,欣赏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品性。但我更喜欢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薛宝钗,我格外欣赏她的才情,与黛玉的诗的风流别致相比,我更喜欢宝钗的诗的含蓄浑厚,欣赏她“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远大理想,欣赏宝钗滴翠亭戏蝶后所表现的聪明细致,欣赏她对黛玉刻薄她却不放在心上的宽宏大量,欣赏她对母亲的孝顺尊敬,欣赏她对下人的体贴关心。

读完全书,我才了解《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作品,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纨,出嫁不久就被丈夫折磨而死的是迎春,远嫁的是探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钏儿,被赶出大观园的是晴雯,撞墙而死的是司棋……真是“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贾家最后家破人亡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败和黑暗及社会道德观念的落后。

虽然是悲剧,但是她们曾经拥有的,在大观园里吟诗作画,开宴会,品茶的自由快乐,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珍贵的友谊……这些回忆,是她们心中最美的画面,是悲剧也不能改变的美丽的记忆。她们的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种无愧于生命和时代的声音,创造出了缺憾中的美丽。我们的生活也同样,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即使没有获得成功,但曾经为之努力,不断奋斗的记忆和经历的过程是美丽的,给人生以启迪,让你积累经验。像俄国诗人普希金说的:“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我爱《红楼梦》,爱它文字的精彩细腻,爱其中不朽的艺术形象,爱它反映的社会现实,爱它对女子的赞颂,爱它悲剧给人带来的惊心动魄,更爱它所创造的缺憾中的美丽!

《红楼梦》读后感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本《红楼梦》写尽了世间的悲欢离合,道尽了女性的悲惨命运。

《红楼梦》犹如一场声势浩大的梦,指引着我一次次不可抗拒的走进,在一处处美奂绝伦的场景中穿梭,以探索之眼观看每一丝飘过大观园的微风,也怜惜每一轮皎月下的花影,每一位倾城的红颜……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便是它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机智干练,阴狠毒辣的凤姐;有气质脱俗,坚韧干练的探春;多愁善感,心性高洁的黛玉;同情心强,平易近人的宝玉;大方得体,圆滑隐忍的宝钗……

木石前盟是前世的机缘,神瑛士者无心之举结下了一段风月奇案,说是前世注定,只怕造化弄人,有缘无份,有缘无份,亦未可知,毕竟,这“宝玉”本是顽石不通灵,“假作真实真亦假”,这其中的前缘种种,谁人辨得清?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宝玉初见黛玉,一眼相知,便勾起了这段前尘因果,两人相识,相知,自有一段奇妙的情缘,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互生爱慕,尽管宝玉如何疯如何闹,黛玉如何哭如何怨,那又如何?他们还是抵不过一纸父母命,一句媒妁言。那个时代,世道固然,奈若何?只叹制度封建,荼毒人心……

书中是这样形容薛宝钗的,“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谓黛玉所不及。”“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她,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是长辈们喜爱的孩子,他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行诸生色;可喜之人,亦未见亲密之情。能审时度势又能善待众人,这是宝钗得力之处,也是我敬佩之处。

宝钗恪守礼教,在自己的心魂世界里,犹如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在无垠的沙漠艰难前行,她本是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应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奈何罪恶的封建礼教将她培养成世故圆滑,看他人眼色生活的封建女子。

她的情,本在胸膛中炽热的燃烧着,在生活中强烈地显现着,在那个时代强烈的迸发着,然而,她硬生生地抑压着青春的萌动,极力掩藏着,最终将自己塑造成冰冷的时代产物,宝钗表面虽冰冷,但内心是柔软的。当她看见宝玉挨打,黛玉哭得梨花带雨,宝钗又何尝不是心如刀割;明知宝玉爱的是林妹妹,却义无反顾地在贾家败落之际嫁给宝玉,只为与他同守贫贱,抚平他内心的创伤……用情如此之深,却仍未得到爱情,落了个红颜薄命的结局!令我心痛不已,感慨万分,都说“懂事的孩子没糖吃”,我宁愿你不那么懂事,自私一点,多爱自己一点,也不至于此!

红楼没有如果,一切是天定,世道之下亦如此,奈何卿命薄如此,只道造化弄人,亦无奈。

《红楼梦》读后感3

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题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她是袅娜的潇湘妃子,曹雪芹将她比拟为西施式的清瘦之美。她是黛玉,优雅若清水芙蓉,娴静似娇花映水,圣洁如空谷幽兰。她素淡雅静,不以脂粉和珠翠加以装饰。黛玉,削肩细腰,身材修长,却偏偏患有“不足之症”,弱不禁风,病态柔弱。

黛玉的母亲早逝,因家道衰落,自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黛玉天性自云守拙、多愁善感,保持着忧愁哀伤之态。她喜聚不喜散,不善交际也不会奉承,她就是这样落拓孤傲的女子,却被他人说成“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所以她不及宝钗那般深得人心,面对他人的非议,她只能哑然作罢,然后顾影自怜。黛玉是悲观主义者,她伤情葬花、抑郁惊梦、悲痛绝食、焚诗断情、含泪归天……一幕幕情节,浸染了她多少伤心泪,在那座金雕玉砌、富丽堂皇的大观园里,她终日郁郁寡欢。而她的泪,只落给宝玉一人,唯有宝玉懂她那缱绻的哀伤。黛玉是含着怨恨、无奈、悲痛、绝望的泪水亡逝的,她在世间徒留了太多遗憾和不甘,死后也没能释然。

黛玉的苦,是天性所使,让万千读者感伤落泪。她用凄美的爱情,演绎了悲惨的命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她是妩媚的蘅芜君,曹雪芹将她比拟为杨贵妃式的丰艳之美。她是宝钗,清逸婉丽,温柔飘逸,文雅静肃,被誉为“群芳之冠”。她肌骨丰泽莹润,举止端庄娴雅,且没有黛玉那份娇弱的病态,与杨贵妃的风韵不差毫分。

宝钗出生在豪 ……此处隐藏9092个字……宝钗的善解人意、处事沉稳、善于笼络人心;王熙凤的爽快泼辣、口齿伶俐、虚伪狡诈、见风使舵、善于阿谀奉承;史湘云的心直口快、开朗豪爽……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品读《红楼梦》,内心总会缭绕着感动和遗憾的情愫。小时候我看不懂,到如今我终于理解了《红楼梦》,还没看完,我已哭得泣不成声。在曹雪芹的笔下出现了一个富豪家族,各种各样的人、事、物,就仿佛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现象。

人们最记得的人,莫过于林黛玉了。因为在众多人眼里她是性格最单一的人,人们只认为她很爱哭,心事很重,很刁蛮,很爱吃醋。但人们错了,都不知她是最爱笑,也是最想笑的人。她经常和姐妹们开玩笑,逗得大家笑得肚疼。可无奈,在荣国府中没有一个真正爱她的人,都是些外姓亲戚,只将她放在眼里嘴上,从不放在心里。好点的嘴上好妹妹的叫着,坏点的从不接近她。她只能将自己的委屈憋在心里,表现的刁蛮一些以防别人不欺负她。如果你在别人家呆着是否得处处小心翼翼,就连在姑姑家不照样也得小心翼翼吗?如果你一个人在没有亲人的外姓亲戚家,看到别人在亲人怀里撒娇,不也得哭泣半天吗?而宝玉和黛玉的情缘也真应了“一个阆苑仙芭,一个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嘘,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即使最后贾母为了宝玉的未来,宁可牺牲黛玉,显出了黛玉临死都无依无靠。

那边不懂人情世故的宝玉在举新婚礼,人们齐聚一堂,热闹非凡。那边多愁善感的黛玉在一个人寂寞的等待死亡。这梦,断送了宝玉和黛玉的一生。要说黛玉不在乎,又怎会因宝玉而死?要说宝玉不在乎,又怎会出家当了和尚?其实,在好多人眼里,宝玉天真,不懂什么是爱。黛玉顽固,不承认她的爱。但既是如此,宝玉为何会在被骗婚后宁死不屈,希望人们能把他和黛玉两个快死的人放在一起,可他并不知道黛玉已因他而死。

这大观园就像社会一样,有各种人,而巧姐是最后一个活下来的人,凤姐也遭到了报应。大观园也走向败落,最后家破人亡,这场梦就如同过眼烟云在悲痛与家破人亡中结束了。

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

《红楼梦》读后感14

第一次接触到《红楼梦》,不知道红楼之中每首诗的含义,更看不出红楼的广博,那些探秘寻踪更是远远相隔,但是还是不可自拔地喜欢上红楼梦,喜欢里面多彩的女子,那些才气横溢却注定不会幸福的女子。

红楼的诗词当属绝妙,真正能记得的,也只有《葬花辞》和《芙蓉诔》。喜欢这两首,也是因为黛玉和晴雯,那两个牙尖嘴利、顾态流连却终究不讨喜的女孩子。黛玉的才气,耍小孩子的脾气,毫不遮掩地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特别把一个女孩子的小心眼和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晴雯勇敢,利落,任性,尽管撕扇子、半夜吓人还是挑灯补孔雀衣,临死前,把自己的指甲和内衣给了宝玉,说:“早知要担这样的名,还不如当初?”我想她们都很不甘心吧,她们空有了美貌和才气,却从来没有真正做过什么。

想到那些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女子,最终都逃不了的凄苦命运,真觉得造化弄人。有貌怎样?有才怎样?有家世又怎样?那些曾经拥有的一切竟然无法换取一个简单幸福的生活,这才是她们最大的悲哀。无论是有没有学识,无论有没有遵循礼教,无论性格怎样,无论出身如何,到最后还是逃不了。尽管外祖母宠爱,宝玉钟情,黛玉并未因此真正快乐过,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自己只是一匆匆过客,不会久留。

尘蒙愚情的宝玉,看不透众人笑骗欺言中的金玉良缘,病中的黛玉,终被风刀霜剑,逼到一息恹恹。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经无泪可还,知音的琴弦已断,焚稿的诗魂已冷葬明月西风中。就在自己情缘湮灭之时,在与自己的笔墨知己道别之后,一身傲骨的林黛玉,孤零零而来,干干净净而去。

春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曲尽人散,曲中所唱之人,又有谁逃出这宿命的安排?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圆则亏,水满则溢。”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身边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所以人生给予的感觉就饶有滋味?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苦,那怎会感受到成功到来时的快乐?若只知玩乐,终老一生,死前才去遗憾,“人生何其短,吾还碌碌无为终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有白活。”

我甚是欣赏他们对于神说以及命运的无所畏惧,即使是现今社会,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满命运的安排,能挑战命运。想想社会之中,大多数人们还希望圣人、神仙的出现,从苦恼将他们解救。

《红楼梦》读后感15

初读《红楼梦》这本书已经是小学的时候了,八年后的这个寒假,我再次从书柜里拿出这本书来重读。初识《红楼梦》只是因为其“四大名著”的名头及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那时候的自己只醉心于曹雪芹先生勾勒出的儿女情长,

总觉得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过于功利和圆滑,却对黛玉的葬花情节念念不忘,喜欢她的洒脱性情。

那时候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就是“黛玉之死”,心爱的男子在自己身体抱恙卧床之时与别的女子成了亲,戏剧性的在宝玉与宝钗拜托之时黛玉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如今年岁增长,我依旧向往大观园子女们诗词歌赋的生活,除去儿女情长,对《红楼梦》这本书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考。

鲁迅先生将《红楼梦》定义为“清之人情小说”,并且论述小说的主题道:“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如我之辈,首先看到的是儿女情长,最后看到世事兴衰。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不论是“元映探惜”的故事还是宝玉、宝钗、黛玉的故事,曹雪芹先生用一个时代的爱恨情仇映射出世间百态。

董卿说过:“往浅了读,这是一个院子里的儿女情长,往大了读,这是一个朝代的盛衰兴亡,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读起《红楼梦》,每每掩卷,心里总会想,真有味道。”

在小小的红楼中折射出了家族兴亡、社会变迁、人情冷暖,以及无可奈何的爱情,欢歌笑语之中暗藏着悲惨离别。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不就是因为遭受到封建理教的摧残而变得如此悲惨的吗,成全了更高位者的想法和意愿,成全了贾府中那些所谓长辈们的意愿,最终还不是落得一个死一个疯的下场。所以说,封建礼教真的是一个吃人的妖怪。

重读《红楼梦》,我不禁再次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如果可以,我也想拥有诗词歌赋的能力,想拥有宝钗的大方从容,拥有黛玉的洒脱性情,想拥有宝玉的潇洒自由。但是,世事无常、人生无奈不是吗?

我只愿坚定目标,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红楼梦》的悲剧结尾,让我看到价值,收获价值。

《【热门】《红楼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