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旅程》读后感

时间:2024-01-29 07:02:10
《科学的旅程》读后感

《科学的旅程》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的旅程》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的旅程》读后感1

从有人类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求就没有停止过。

从2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开始,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科学家们创造者辉煌,也演绎着许许多多的温馨动人的故事。在《科学的旅程》中有一个关于伟大的实验家法拉第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感叹不已。

法拉第(1791~1867)是科学史上最让人崇拜和尊敬的人物之一。作为英国一位铁匠家十个孩子中的一个,除了去学校学会读书写字,法拉第从来就没敢奢望进大学。12岁时,他就开始自己谋生,学校生涯就此结束。也许是天意,他在装订厂找到了当学徒的工作,他没有把这份工作当着简单的工作,而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一边装订书籍,一边还贪婪地吸收着书中的知识。在这期间他读了《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电的文章和拉瓦锡的《化学基础论》。如果他不做这份工作,或许他不会有到这个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机会。机会是给有心人创造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机会,造就了一位伟大的电磁学物理学家和电化学的化学家。

一天,一位顾客送给他几张皇家研究所所长亨·戴维爵士的四次演讲票。法拉第对那四次讲座的全部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把这些记录装订好后送给戴维,并附上一封希望在研究所当助手的申请书。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法拉第也从一个书籍装订工,成长成一位成就卓著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1812年12月的一天,英国青年化学家戴维爵士正在家里养病,一清早仆人把一大堆邮件整整齐齐放到沙发旁边的茶几上。戴维随手取出一只最大的信封,拆开来一看,是一本厚厚的书,有368页。硬封面上烫了金字:“戴维爵士讲演录”。奇怪,哪个出版商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借了我的名字出书?再翻开内页,原来这300多页书竟是用漂亮的字体手工抄写的,而且带附了不少精美的插图。这下戴维如附坠入五里雾中,莫名其妙了。翻着,书中落下一张信笺,原来是封短信,大意是:我是一个刚刚满师的订书学徒,很热爱化学,有幸听过您4次讲演,整理了这本笔记,现送上。如能蒙您提携,改变我目前的处境,将不胜感激云云。最后的签名是迈克尔·法拉第。

以上的情节也许是后人杜撰的,但是法拉第将戴维爵士的讲演整理成册,确是事实,这是史书上有记载的。至于是邮寄的,还是他自己找上门来就说法不一了。

可以想象,任何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也不会无动于衷的。戴维为这个年轻人的巨大热情、令人惊叹的记忆力和专心致至的精神所折服和打动,举荐他到英国皇家学院上班,担任了实验室的助理工。法拉第结束了订书工的生涯,从此一直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不已。

不久,戴维在1813年访问欧洲,随身带上法拉第作为秘书和科学助手。尽管戴维的夫人把法拉第当做仆人,但这位年轻人从无怨言,而是利用这个机会见到了科学界的关键人物。他们在欧洲各地旅行,从一个实验室到另一个实验室,完成了各种实验,参加各种演讲,在这个过程中,法拉第接受了他从未有过的教育。

在他的不懈努力和专研下,法拉第在物理学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电磁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发明了电磁学史上第一台电动机和发电机;发现了电解定律;提出电场、磁场第重要概念。他是十九世纪电磁领域最伟大的实验家。他写成的巨著《电学的实验研究》,收集了3362个条目,详细记述了他做过的实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成果,是一部珍贵的科学文献。

基于法拉第在电磁学上的伟大贡献,1824年1月英国皇家学会通过无记名投票的形式,批准他成为该会会员。这是当时一个科学家所得到的最大的认可和无上的荣耀。

法拉第的成就来自于他善于抓住机会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同时,谦卑而坦诚的心怀也是他受人尊重的根本原因。在皇家学院进行投票的过程中,不知出于何种动机,他的恩师,戴维爵士却投了反对票头。并且非常愤怒地要求法拉第撤销他的会员申请。但是法拉第从不为此而怨恨他的恩师。他常常面对着戴维的画像,而深情的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啊!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投机钻营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但是,在自己取得巨大的成就后,仍然对提携自己的恩师,心怀感激;尤其是恩师对自己的成就不以为然的时候,那是需要绝对纯净的感恩心怀的人才能做到的。

法拉第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谦卑和博大的心怀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科学的旅程》读后感2

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科学的旅程》这本书。这本书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又厚又重,我想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本书里也不知藏了多少答案在里面,让急于知晓的我一头就扎了进去。

书中说:科学的历史是一部由“正确”与“错误”共同书写的历史;科学的历史是一部由“成功”和“失败”共同书写的历史。我一开始并不理解,可是随着一篇一章的翻过,我想知道的全都明了。原来科学的旅程,并不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路辉煌,科学曾经犯过许许多多的错误,而且今后还会继续犯错误。科学史中的失败者,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有被名利腐蚀,也有不小心误入歧途的——科学的殿堂中不仅有所谓的圣者,还有凡人,甚至有小人和骗子。今天,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辉煌的成功者,但在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那些辉煌背后的失败者。

书中记载着许多关于科学曾经走过的“道路”和很多关有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是谁发明了显微镜、人类的进化论、阿基米德原理。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恐龙是怎样灭亡地,有的科学家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灾难导致你恐龙灭亡,也有的科学家认为是一场大瘟疫,导致了恐龙灭亡,还有人认为恐龙灭亡还是个迷。

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想知道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是什么驱使他们渴望获得知识?科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的?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是如何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的?他们用了哪些方法来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从哪个环节开始,这种探究变成了科学的探究?那就赶快去读《科学的旅程》这本书吧!

  《科学的旅程》读后感3

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潮中诞生了近代科学,而近代科学发展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驱神”的过程。这个“神”既指宗教中人格化的神,也指的是在人们思想中,支配和干预自然世界运作的神秘力量。在这场科学革命诞生出了实验观察加逻辑推理的方法,此外还形成了一种还原论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力的撕破了很多自然现象中“神”的面具。

16世纪的上半叶,年青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指出了是太阳,而不是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央,从而拉开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当时的天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主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行星包括太阳,都围绕着地球的圆形轨迹旋转。这个学说很符合宗教以及当时普通人关于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幻想,因此在提出后的一千四百年中被奉为经典。可令人尴尬的是,这个模型的运行结果与实际的天文观测数据有时不符合。为了弥补这个差别,托勒密以及后继者不惜在模型中的行星轨迹上又加上了一些额外的小圆形轨迹,称为“本轮”。越来越多的天文学数据导致了行星轨迹中的“本轮”越来越多,其模型也变得越来越笨重与琐碎。但按照哥白尼新学说以及后来开普勒的工作,把太阳置于行星椭圆形轨道的焦点位置,地球作为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普通行星,无需加入“本轮”的假设,天文观测数据与新的模型自然的吻合得很好。当时的欧洲刚刚经过中世纪约一千年的统治,基督教教义牢牢的统治者人的思想。可在哥白尼的“日心说”中根本找不到上帝造物的设计,地球只是一颗围绕太阳旋转的普通行星,毫无神奇之处。

根据现在的认识,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行星早已得到证实,宇宙学的观测表明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广袤的宇宙还在不断的'胀大之中,根本没有一个中心。这场科学革命的高潮是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7世纪发现的经典力学的三定律和万有引力。传说牛顿在树上苹果下落的时候,认识到是同一个力,它使得苹果下落和行星围绕太阳旋转。根据这个认识,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的概念,指出宇宙间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间会相互吸引,并且给出了这个吸引力大小与两者质量与距离的关系。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和他的力学定律,英国人亚当斯和法国人勒威耶分别计算出了太阳系的一颗未知的行星——海王星。在牛顿时代,天上的世界被认为是完美的,是为了映衬出尘世的不完美而存在。可是,万有引力定律却告诉了人们,天上的物体和尘世中的物体被同样的规律支配。牛顿的力学理论极大的冲击了当时欧洲知识分子的思想,并发展出一套机械的宇宙观。在这样一个观念下,宇宙间的万物都将根据牛顿力学规律运动,甚至包括“万物之尊”的人,只不过是一大堆的滑轮、杠杆、弹簧组成的复杂机器,遵守着同样的规律。法国的数学家拉普拉斯在19世纪初将这种世界观发展到了极致。他假想出了一个“小精灵”,也被称为“拉普拉斯妖”。这个小精灵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如果你告诉它这个世界目前的初始状况,那么根据牛顿力学定律,未来的一切都会被这个小精灵计算出来。在这种状况下,宇宙仿佛一个大的机械钟表,一切都已注定。

虽然有把生命体看作机器的极端思想,大部分生物学家一直到19世纪初都认为属于生命体的物质有一种神秘的“活力”,它使得生命物质不同于普通的物质,这种观点被称为“活力论”。而在1828年,德国的化学家韦勒在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尿素——原本属于生命体中的物质。韦勒的实验说明生命体的物质与普通的物质没有本质的差别,从而把“活力论”送进了历史的博物馆中。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发现所谓的生命物质,如蛋白质,DNA这些生命物质,不过是含有较多C、N等元素的大分子而已。而生命现象不过是一大堆的这种大分子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而已。

随着科学的一步步发展,自然界中越来越多的神秘面罩被无情的扯下,物理学中猜测行星运动初始状态的“第一推动”,生物学中微生物由来的“自然发生论”,以及地质科学中地貌形成的“灾变论”。

但是在经过近五百年的发展,这种还原论的方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疑问。科学家发现,当你理解了一个蛋白质分子,你远远没有理解一个器官以至于生命体的工作原理。为了理解生命体令人惊异的性质,引入了一个新的词语emergence(涌现性),活力论又改头换面,重新等场了。在上个世纪30年代,英国鸟类学家E.Selous用了“通灵”(Thoughts-Transference)来解释鸟群飞翔时令人惊异的协调能力,他当时也并不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把“幽灵”带入到了鸟群中。而为了解释市场整体有序状态,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引入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表示市场的有序状态来自于一股神秘力量。

部分如何构成整体?这是新世纪的科学任务,这门新科学的名称是复杂性。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曾经说过“我相信,21世纪是复杂性的世纪”,正合我意。

  《科学的旅程》读后感4

看完了美国科普作家雷·斯潘根贝格所写的《科学的旅程》,有个不大不小的郁闷,厚厚的一本书,居然没有提到一个中国科学家,一个也没有,是不是一种偏见?一本无关于政治的科普书籍,没有必要故意贬低中国吧?

中国固然有四大发明,但这些发明属于技术范畴,并没有推动思想前进,没有影响人对心外世界的看法,算不上是真正的科学。真正的科学,应当能改进世人理解世界的知识、角度、方法等。支撑现代生活的科学理论,没有一样由中国人发现的。难怪,有人说过大意如此的话——中国没有给世界贡献过思想。

阅读《科学的旅程》发现,科学的发展其实也是人类如何理解自身的一个过程。譬如开始的科学认识以为地球是平的,是宇宙的中心,人类一开始就是完美的,按上帝的模样直接创造的。后来的日心说和进化论就打碎了人类的自恋,地球仅是苍茫宇宙里的尘埃,人类不过是其悠长历史里的偶然出现的高级生命。对世界认识越深刻,人类对自身认识越谦卑。但是,因为技术的急速进步,又使得人类有时候昏了头,自觉可以控制物质世界。

回到原来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真正的科学?学识实在有限,不过根据本人的一知半解,古时中国人比较鄙视科学活动。因为研究科学需要近乎于体力劳动的实验,古时的知识分子不屑于做这些“劳力者”的事情。古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强调心灵修养,《大学》就说过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还说君子不器。我认为君子不器中的“器”,就是工具,专业技术,此话潜意识里摆明看不起技术。

更主要,在中国没有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何谓科学思想,本质上是批判思想,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得到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科学具有这种不断自我纠错的特征,使得科学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科学的批判思想还表现为:依靠事实验证科学理论的正确。所以,一个好的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也就是我们可以用事实来证明它正确还是错误。

但中国古代哲学家说话都非常玄,我们无法去证伪。譬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可以用哪些事实来证明这句话的对错?这话说得很玄乎也很奇妙,就是你想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也都“正确”。但是科学理论并不,譬如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有高中物理知识的人的理解应该相同的,也可以通过实验兼逻辑推理证明其正确!

自始而终,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没有产生科学思想、逻辑推理,也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上都是近代自西方引入的。难免联想到一个大家热论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过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仔细想想,中国自古就没有科学思想,当前社会环境和教育都在压制批判思想,中国容易产生伟大的科学家吗?

当今,用科学认识客观世界,以民主管理人类社会。可科学和民主,在中国一直缺乏的,不仅现在缺乏,而且以前就稀缺的很。难怪有人尖刻地说:中国没有给人类贡献过思想。很奇怪的中国,很独特的中国。

《《科学的旅程》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